摘要:国庆长假后,市场将进入2020年收官之季,四季度行情会如何演绎?“核心资产”是否还有好机会?科技股在经历了三季度调整后续动力是否充足?年底估值切换行情是否再次上演?都是投资人关心的话题。从以往历史上四季度各板块表现来看,具有估值优势、增长确定的板块取得超额收益的概率较高,这是基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10月是上市公司三季报集中披露期,所有A股公司都要10月31日前披露三季报 市场关注点再次回归基本面。二是年底机构会倾向于抱团做市值,市场重心还会向业绩过硬的个股倾斜。三是临近年底机构开始布局新一年的投资机会,自然也会精选那些具备成长性的品种。因此笔者本文从三季度业绩预增的角度,结合影响四季度行情的一些关键因素,为投资者参与四季度行情提供一些思路和数据参考。
一、关注影响四季度行情的因素
1、政策面因素
A股最直接的风向标就是政策,每年10月和12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都是决定下阶段的国内经济政策,并从中期影响股市走势。据悉中央已经决定今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和2035年远景将会指引中长期的投资方向,其中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板块)、可再生能源(光伏、风电)、战略金属(钨、镍、稀土等)和粮食储备等是“十四五”规划热门关键词,将会是四季度主题投资的重要风向。
2、资金面因素
货币政策和资金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二季度以来,全球风险资产大幅上涨,这主要源于全球流动性的释放,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与回升,政策刺激力度正在逐步减弱,中国的货币政策自5月末以来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收敛。从A股的资金供给状况来看,市场最宽裕的时期已经过去。另外A股在6月份以后,发行明显加速,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经超过4000家,另外还有金龙鱼、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中金公司等大块头等着上市,募集资金量阶段性或还有新高,在增量资金流入边际放缓时,新股发行过快过多对市场的抽血仍会形成冲击。
3、外部环境因素:
1)美国大选逐渐进入高潮阶段:从计划时间表来看,分别在9月29日、10月15日、10月22日举行三场总统辩论。11月3日总统大选投票日,12月中旬选举团投票,1月20日新任总统就职 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当选,中美之间对抗态势很难改变,期间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为拉选票不排除持续对华搞敌对小动作,还包括特别多的内部丑闻可能会被爆出来,这些可能会造成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所以在10月中旬到11月份的大选时间窗口仍需保持谨慎。
2)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截至9月29日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过3273万人,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00万人,新冠疫情沉重打击了各国经济,多国经济衰退程度甚于2008年金融危机。目前欧洲多国形势再次出现恶化,随着北半球冬季的来临,新冠疫情防控压力仍很大,世界经济复苏举步维艰。
3)美股如大幅回撤对A股影响:美股目前整体处于历史高位,美经济二季度却是80年来最差,美国的新冠疫情目前并没得到有效控制,仅靠大放水来刺激经济并不牢靠,一旦美联储缩表,美股泡沫被刺破所蕴含的下跌风险仍会对A股形成较大压力。
二、三季报业绩预增概况
1、三季报业绩披露时间表
根据交易所规定,深交所(包括深圳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季报大幅增减的,需在10月15号前披露三季报预告,其中创业板三季报预告属于强制,中小板和深证主板三季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沪深交所上市公司需在10月31号前披露三季报。9月25日,沪市主板公司2020年三季报披露首次预约时间表出炉。来自化学制药行业的健友股份“拔头筹”于10月10日率先披露三季度成绩单。紧随其后的是中通国脉10月12日披露,海量数据、城地股份将于10月13日披露。金发科技、赛轮轮胎、湘油泵等5家公司将于10月15日披露三季报。部分业绩超预期且提前披露三季报的个股将有机会在四季度演绎一波趋势行情。
2、三季度业绩预增股简析
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共有580家公司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有235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扭亏、略增、预增、续盈),占已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总数的近4成,其中业绩预增的公司超半数,共计135家。梳理这些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内生增长及外延并购两大因素,其中生物医药、科技类企业内生增长表现突出。
从行业分布来看,235只业绩预告向好个股中,化工、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行业预增公司最多,分别占到34只、30只、27只、22只,公用事业、轻工制造、汽车、计算机、食品饮料在5家以上。预增幅度变动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医疗、科技及养殖类领域。由此可见,医药股和科技股依然是成长股集中地。
从个股增幅来看,共有79家公司净利润预计同比增幅超过100%,13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其中业绩预增超过10倍的有7只:北新建材、圣湘生物、亚玛顿、达安基因、好想你、星网宇达、康泰医学。业绩预增超过5倍的有10只:海联金汇、*ST海陆、广东甘化、鸿博股份、三泰控股、*ST奋达、明德生物、得润电子、宁波联合、九安医疗。业绩预增超过3倍有14只:海欣食品、蓝帆医疗、大北农、海得控制南京公用、得利斯、大立科技等。另外96只个股的业绩成功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正增长,主要位于医药生物、电子、化工行业中,分别有15只、14只、10只。
三、如何从预增股优选品种
1、参与业绩预增股的注意事项
业绩是上市公司最好的“试金石”,股价最终走势由公司业绩优劣来左右,有业绩增长且超预期的,自然会受到资金关注容易走趋势跑赢大盘;没业绩或低于市场预期属于证伪的,会被逐步被打回原形或一路阴跌。10月份即将迎来三季报的陆续披露,在经过8-9月份充分的震荡调整后,三季度业绩更为确定的个股可能会迎来良好的投资机会,投资人在参与业绩预增股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事项:
第一、观察股价是否提前透支业绩:这种比较常见,部分先知先觉资金提前卡位布局,当股价都拉出一段不小涨幅,估值也来到高位,叠加近期有解禁和减持压力的个股,就要小心业绩兑现后带来见光死风险。
第二、注意业绩预增的相对确定性: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后,临近披露时有很多变脸的,因此在筛选业绩预增股时,尽量选择行业景气度高、受益于政策支持出现行业回暖的个股,回避单纯靠财政补贴、资产注入、变卖资产、出售股权等非主业改善性带来的业绩预增,这种不具备可持续性。
第三、注意市场风格变化的考量:7月指数见高以来,经历了8、9月两个月的震荡整理,市场估值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前面受益行业周期复苏和行业持续高成长的板块超跌后会有修复,如医药生物、半导体芯片、养殖、消费电子及食品类等,另外创业板注册制落地后有过一段炒垃圾炒低价股的风潮,但这种炒作来得快去也快,不是市场主流投向,注意风格的切换。
2、如何量化选择三季报预增的个股
在考虑包括疫情二次爆发、中美关系冲突升级、疫苗研制进度拖后、美联储态度变化等不确定风险因素后 ,我们从产业大方向叠加业绩增长角度来寻找相对确定性机会,主要筛选的板块如下5个方面:
1)券商板块:催化因素有:国联与国金的合并意味着券商并购大序幕开启+创业板注册落地、今年ipo数量大增及再融资政策持续放宽等都有利提振券商估值。另外券商经历了过去的一段行情的洗礼,国庆节前频频异动,不排除后续或有更多的中小券商借并购突围,毕竟政策鼓励打造航母级券商,券业整合是大势所趋,这给市场打开了券业并购潮的巨大想象空间。同时券商板块对整个市场的多头情绪带动和稳定指数具备优势,因此四季度券商的主题机会增多。特别关注同属于相同控股股东,流通市值相近的中小券商,如浙江系的财通证券和浙商证券;江苏系的南京证券和东吴证券, 四川系的西南证券和华西证券; 安徽系的国元证券和华安证券,汇金系的中国银河和申万宏源等,容易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2)新能源汽车:催化因素有:四季度多款新产品推出会带来年末增量需求+ 欧洲补贴政策好,今年Q4至明年会加速提升。新能车行业长期大发展趋势,市场已经基本认可,这也是今年特斯拉市值超越传统第一大车企丰田,蔚来市值超越中国长城的核心逻辑。根据Marklines预测,未来随着政策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消费者习惯改变和配套设施的普及完善,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有望达到1500万辆,是2019年的近7倍,2019—2025年的全球复合增长率,将高达近38%。
3)消费电子:催化因素有:10月iPhone12发布+iPhone销售旺季来临+5G换机周期,与iPhone强相关的公司,四季度产业链的情况基本上都处于满产状态,明年一季度的预期也非常好。如果5G换机潮产业逻辑成立,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供应链的同比增速都会很不错。因此,苹果产业链龙头标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信维通信等仍是机构们四季度关注的心头好。
4)半导体芯片:催化因素有:10月十四五规划将出台(第三代半导体是重戏)+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抛压基本结束+科创板50迎来百亿增量资金建仓期+两个多月的调整使得前期估值也有所消化。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三季度业绩预增情况,发现电子行业公司尤其是半导体公司业绩增长仍在继续,预计明年估值水平将逐渐趋于中性,因此经过各种所谓的“利空”,一些半导体设备及封测龙头调整接近尾声,四季度也将迎来较好的投资窗口。
5)生物医疗:催化因素有:全球或将迎来第二波疫情反弹+疫苗年内落地是大概率事件+三季度板块调整相对充分。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进度居全球前列,5条技术路径有序推进,其中,中生、科兴灭活疫苗、康希诺载体疫苗海外开展III期,智飞亚单位疫苗进入II期,沃森、复星mRNA疫苗进入I期临床,康泰引进AZ载体疫苗。据市场保守测算,预计国内市场空间为336-672亿元,对应利润空间为168-336亿元。出口市场空间为125-187亿元,对应利润空间为50-75亿元,生物疫苗股投资价值凸现。
通过上述板块叠加筛选条件:剔除今年刚上市新股、剔除三季度涨幅过大个股、选择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净利大于1亿元、真实业绩预增大于50%以上、估值相对合理且个股具备一定的行业地位的30只个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