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 编号:ZX0054

医疗器械,拥抱创新的黄金期

投资策略    2021-01-08   山东神光      A0430617060001   
0

一、市场总体需求持续上升
从全球老龄化加剧、人均平均寿命延长、新兴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趋势来看,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需求总体呈现上升态势。根据Fitch Solutions的统计和预测,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162亿美元,2017年至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5%。需求总体上升将带动销售收入增长。根据中研普华的统计,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2,280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6,8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68%,预计2020年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7,959亿元。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则提出县级医院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有率在2020年和2025年的发展目标分别达到50%和70%。
随着新材料、大数据、 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也开始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迈进。
展望未来,中国将越来越多地成为“真正的”医疗技术创新的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加强,市场节奏的加快,产业链的日益成熟,将带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周期的缩减,并使医疗器械向高度数字化生态系统的方向发展。
二、医疗器械的体系研究
从市场空间上看,根据Fitch Solutions的统计和预测,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162亿美元, 2017年至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5%。需求总体上升将带动销售收入增长。根据中研普华的统计,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2,280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6,8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68%,预计2020年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7,959亿元。
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类比全球医疗器械与医药的消费比例约为1:1,我国医疗器械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器械医药比为0.3:1)。
我们对医疗器械行业一直有很深入的研究,持续在跟踪行业的成长。对医疗器械的研究框架,我们的思路是建议可以围绕行业、细分领域、代表产品、竞争格局、产品替代的可能性(技术水平差距)、政策影响、创新关注点进行综合分析。这样就有了体系的研究,和后续的投资思路。

三、2021选取的点:集采背景后时代,布局创新高值耗材
1)高值耗材高成长性和高盈利性是吸引资本的点
可以先看一组数据:纯粹高耗主营的非亏损高耗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可以看到康基达到60%多的净利率,欧普康视、佰仁医疗、心脉医疗超过40%,健帆生物、正海生物、大博医疗等也有35%+的净利率,这些公司的净利率比很多行业公司的毛利率还高,盈利能力非常强劲。

我们再看另一组数据:在医药制造业整体增速持续回落的背景下,上市高值耗材企业的营收却出现了集体性的逆势加速;增速凶猛的春立医疗和爱康医疗的年化营收增速由2015-2017年的30%+直接拉到了2017-2019年的60%左右;其它的,包括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欧普康氏、健帆生物、微创医疗国内业务、先健科技等均有显著加速。除了这些上市多年的公司之外,新近上市的高值耗材的2019年营收增速,比如三友医疗59.1%、南微医学42.9%、康德莱医械44.3%、康基医疗42.6%、心脉医疗42.2%,不能不说也相当强劲。

 2)高值耗材集采进入常态化。
2019年7月,安徽率先打响了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的“第一枪”;各省市通过独立或联盟形式,由点及面,深入推进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截至2020年11月22日,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省级联盟采购6项,省及直辖市独立采购11项,地市级(含联盟)采购30余项,集中在心血管介入、骨科、眼科三大领域,平均终端价格降幅约60%。中国高值耗材行业正式进入带量采购时代。
据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开展高值医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购数据快速采集与价格检测的通知》(下称通知),第二批医用耗材清单主要包括: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除颤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类。
3)弄懂高值耗材的业务本质特性是非标产品。集采过后,创新的器械是好的布局机会。
高值耗材,往往涉及“植入”、“介入”等高危场景。产品的质量可能直接关乎手术结果与医疗事故风险。对医疗效果的担忧、对医疗事故的忌惮,高危场景会催生相关的质量敏感(或者说质量焦虑)。
高耗的领域细碎,而且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体系并不互通,让做关节的爱康自己去开发欧普康视的角膜接触镜、让做血液灌流的健帆生物自己去开发左心耳封堵器,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些特征有助于缓解同质化竞争的风险与压力,易诞生大量利基。
高值耗材有体系竞争的特性,容易带来一定的后置壁垒。不管是吻合器、超声刀,还是脊柱、关节,还是支架、起搏器,随着竞争的推进,研发快、质量强、成本低、产品全、销售网络维护得好的企业,会逐渐拉开跟其它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利润率曲线。
4)从集采医保控费的角度看,械优于药。
参考wind数据,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增速从2011年的25%,到2013年的15%,到2015年的11%,再到2018年6.3%,非常明显的一路滑坡;而参考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数据,中国医疗器械过去几年的营收增速却一直维持20%左右,显示出了行业性的“控费免疫”特性——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数据可能会有口径差异,未必完全可比,但至少从相关上市公司的营收看,这几年医疗器械整体增速确实相对更为平稳。

分析高值耗材行业营收逆势加速的原因:控费先控药,渗透持续推进,医改助攻,国产替代加速,这个逆势加速的重要原因,国产高值耗材质量和性能持续提升,医生对国产的认可度也在持续提升,更重要的是2015年后发展国产医疗设备(含耗材)上升到国家战略,卫健委和医保局相关政策都在向国产倾斜扶持,加速了高值耗材的国产替代进程。当然,同样是高值耗材,不同业务特性上述几个动力和逻辑也各有不同,这可以解释它们在过去几年营收逆势加速幅度的差异。
5)为什么布局器械
因为质量和安全高敏感等业务本质,带来了高值耗材天然更高的盈利能力基础,一个是中国高值耗材因为高速国产替代和公立医院改革等影响而在逆势加速增长。
四、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商誉减值风险,产品质量风险。

 

风险提示:
上述文章内容仅代表山东神光投资顾问的主观判断,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操作建议。请根据自身投资目标、投资经验和财务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关键词:  医疗器械 需求上升
0

上海分公司:4007081688
济南分公司:4007085699

Copyright 1998-2025 山东神光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鲁ICP备09086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