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 编号:ZX0054

聚焦创新性生物企业

投资策略    2021-12-29   山东神光      A0430617060001   
0

2022年为什么要投创新性生物药企(以肿瘤领域为主)源于三个方面:

其一:生物医药行业经过2021一年的调整,估值已经历史低位,行业PE分位数已经到了下限。对于一个朝阳行业,情绪的低迷拉低估值只会是暂时的。



其二:中国抗肿瘤药物的巨大的机遇

①患者数量增加: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人数达到460万,约占全球癌症发病人数的超过四分之一,预计到2025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人数将进一步增长到约520万人,预示着抗肿瘤药物需求的不断增长。临床需求增加:癌症患者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使各国都对治疗癌症或罕见病的新药或新型疗法寄予厚望,对新药和新型疗法开发的研发投入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生物科技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抗肿瘤新药,这将促进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长。


②相关有利政策: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缩短创新药物临床申请和上市申请的审批时间,加快新药进入市场,满足临床迫切需求。专利保护也大大加强。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进口抗癌药免税、人才激励计划和专项公共研发基金等优惠政策,支持国内企业的研发活动。因此,现有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法将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未来会成为抗肿瘤药物市场增长的一大助力。


其三: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太大

随着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提高带来的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相关医疗卫生支出的持续增长,预计全球医药产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稳定增长。


(1)我们先看看全球医药市场整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总量为12,98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7,11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全球医药市场由化学药和生物药两大板块组成。从收入构成来看,化学药仍是全球医药市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0年全球化学药市场规模达到10,009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的77.1%


与化学药相比,生物药目前的市场规模较小,2020年为2,979亿美元。然而,在需求增长、技术进步、病人群体扩大、支付能力提升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预计生物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过整体医药市场,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30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2%。至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04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7%。未来生物药市场增速将远高于同期化学药市场增速。


如果按照治疗领域划分,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按市场规模计算的前三大细分治疗领域分别为消化道和代谢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药物,分别占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的14.5%,12.4%及11.6%。


(2)我们看看中国医药市场

中国医药市场主要分为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

中国医药市场保持着超过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速。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约人民币14,480亿元。预计未来5年,中国医药市场将会以9.6%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于2025年达到人民币22,873亿元, 2030年达到人民币29,911亿元。


按照治疗领域划分,中国医药市场与全球医药市场略有不同,根据我们从药监局拿到的大体数据2020年,消化道和代谢药物、抗肿瘤药物及心血管药物是前三大细分治疗领域,占比分别为15.3%,13.6%及12.2%。



我们2022聚焦的方向,重点放在抗肿瘤药物市场

①我们看看抗肿瘤药物全球市场

近年来,全球癌症呈高发趋势,年新发患者数量从2016年的1,720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1,930万人。



癌症的治疗于上个世纪得以显著改善。如今,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肿瘤免疫治疗。

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免疫治疗出现后,推动了抗肿瘤药物市场的进一步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2020年达到1,50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3,048亿美元,2020-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2%。至2030年,抗肿瘤药物市场将进一步增长到4,825亿美元,2025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9.6%。



目前,全球抗肿瘤药物以靶向药物为主导,占整体市场的60%以上,免疫治疗药物占比超过化疗药物,市场占比达23.4%。预计到2030年,免疫治疗的份额将接近47.6%,而靶向药物的份额将为42.2%。


②我们看看中国抗肿瘤药物巨大市场

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患者数量约为460万人。中国新发癌症患者数量复合年增长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25年新发患者人数达520万人,占全球新发患者人数的26.9%。



在中国药物市场当中,抗肿瘤药物市场销售近些年来一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1,975亿元。癌症治疗方法的进展促使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未来几年继续处于上升态势。预计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在2025年将会达到人民币4,162亿元,2020-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1%,到2030年达到人民币6,831亿元。



目前,中国的抗肿瘤药物市场以化疗药物为主导,占整体市场的60%以上,其他靶向药物(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生物靶向药物等)占29.1%,其余7.5%为免疫治疗药物。随着相关有利政策推动,新药上市及患者负担能力的提高,预计到2030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将分别占据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的45.9%和39.9%。


③我们在看看细分肿瘤免疫全球市场

在全球市场,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相对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并因其相对更好的疗效逐渐给更多的患者群体带来新的治疗选项。相关产品包括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因子、肿瘤疫苗、抗体及其它肿瘤免疫产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0年,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市场达到了351亿美元,并预计将以25.3%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25年扩大至1,082亿美元。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市场将持续以16.3%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30年增长至2,298亿美元。



在2020年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市场中,PD-1/PD-L1抑制剂占到80.6%,细胞因子和肿瘤疫苗、CTLA-4抑制剂以及CAR-T种类分别占到了总体市场的9.3%,4.7%以及3.0%。


④中国肿瘤免疫市场市场大,发展快

在中国,由于肿瘤患者人数的增多,新一代免疫治疗药物的涌现,肿瘤免疫治疗市场增长迅速,2020年中国肿瘤免疫治疗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148亿元。未来这一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将以43.0%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5年增长至人民币889亿元,并将持续以25.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30年的人民币2,728亿元。



结合这三点,我们判断2022投资方向要聚焦创新性药企机会,重点聚焦抗肿瘤医药企业。

结合我们多年经验,我们认为肿瘤创新的趋势,看好已经抢先布局相关领域的三只医药企业。称之为三剑客。


肿瘤创新的趋势

1)创新靶点和创新疗法不断涌现

现有免疫检查点药物如PD-1/PD-L1 抑制剂,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PD-1/PD-L1抑制剂可能引发正常组织免疫攻击,造成脱靶损伤。另外PD-1/PD-L1抑制剂存在耐药问题而无法使所有患者持续获益,使得新的靶点药物成为重大需求。


针对创新靶点如TIGIT、OX40 等的新靶点药物逐渐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快速发展,未来新靶点药物的上市将成为现有免疫治疗格局的极大补充,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2)药物与靶点联合治疗成为趋势

由于单一类型的药物使用存在各种局限性,药物的联合使用将成为发展趋势。临床研究表明PD-1/PD-L1抗体联合化疗药物或其它类型的免疫疗法可能获得明显的疗效提升。如PD-1/PD-L1抑制剂与CTLA-4抑制剂联用可以增强激活免疫细胞。随着药物研究的持续进展以及用药经验的临床循证经验得到不断地丰富和补充,药物联合治疗的图谱将会越来越完善。


3)个性化精准治疗成为可能

现有肿瘤免疫疗法难以使所有患者持续获益,原因之一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强度和响应时机由肿瘤细胞本身、宿主和肿瘤微环境决定,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异质性的差异。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检测效率的提高,使得根据患者自身的肿瘤状况进行精确的免疫治疗成为可能。未来,个性化的药物选择和诊疗方案将会进一步扩大肿瘤免疫治疗的惠及比例。


4)产品适应症持续拓展

以PD-1/PD-L1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上不断在新的适应症中进行疗效和潜能的探索。比如全球第一个PD-1抑制剂OPDIVO®,在继最先获批用于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后,由于其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直肠癌、尿路上皮癌、头颈鳞癌、肾癌等癌种中的疗效,也逐步获得美国 FDA 在相关适应症中的批准。预计在未来,由于不断的临床探索,免疫治疗将被用于更多的肿瘤治疗领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


本文数据来源:除已经表明来源部分

其余部分来自:2020.10.14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肿瘤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风险提示:
上述文章内容仅代表山东神光投资顾问的主观判断,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操作建议。请根据自身投资目标、投资经验和财务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上海分公司:4007081688
济南分公司:4007085699

Copyright 1998-2025 山东神光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鲁ICP备09086612号